千岛湖精酿啤酒学堂第六期正式开课,来自全国各地的精酿啤酒爱好者齐聚千岛湖啤酒小镇,开始为期三天的啤酒酿造学习之旅。
首先,千岛湖精酿啤酒学堂第六期的班主任陈海荣,带领各位学员举行了开班仪式,特别邀请千岛湖啤酒副总经理郭泽峰先生致欢迎词。
为了让老师和学员尽快熟悉彼此,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,逐个进行了自我介绍。大家的言谈中洋溢着对本次精酿啤酒学习之旅的期待之情。
首先由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企业研究院院长、国内首位留德归国啤酒博士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中山,开启“湖山之间,共话精酿”第六期精酿啤酒学堂的一堂课。
从啤酒原料工艺学,到糖化工艺学……刘院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向学员们分享了啤酒酿造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的酿造实践经验,夯实了学员们的啤酒酿造知识体系。
我们还邀请到实操经验丰富的吕吉鸿教授。
吕吉鸿教授是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总酿造师、高级工程师,在精酿行业是大师级的导师,创造了数个布鲁塞尔获奖作品。
吕教授从酵母出发,讲授了啤酒的发酵产物、发酵管理、以及发酵的注意事项。
在他的引导下,学员们深入啤酒发酵工艺学,了解各类菌种、发酵方法的选择,掌握控制发酵过程的方法。从内而外,培养学员们在酿造工艺方面的把控力,为生产优质精酿啤酒做足功课。
课堂上,学员们认真听讲,积极互动、提问,现场学习气氛热烈。
精酿啤酒品评技能训练和鉴赏
为了更好地欣赏啤酒的多样性和复杂性,刘中山院长带领学员进行了啤酒品评技能训练,大家踊跃参与啤酒品评,从品评的基本理论知识到典型的风味物质鉴别,将学员们引入到品评的有趣世界,亲自感受不同啤酒之间的微妙差异。
刘院长告诉大家,在酿造啤酒的过程中进行啤酒品评,有助于工厂内部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,加强中间控制,确保成品啤酒质量。也能从中加深对成品风味稳定性的了解,并向大家一一介绍了典型的EBC啤酒品评的方法。
在学员们掌握了啤酒酿造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,企业研究院研发科的老师们,带领本期学员走进千岛湖啤酒新落成的200L中试车间和全程自动化控制的瓶式灌装线,为学员展示各自酿造技能提供了充足的实操空间。
老师指导学员们酿造一款属于精酿六期全体学员的一款精酿啤酒——比利时小麦啤酒。从原料配方到工艺参数的制定,老师们逐一与学员进行详细的沟通与讨论,分享了老师们的酿造经验。
喝过无数次啤酒的你,有没有想过亲自动手酿制一款写上自己名字的精酿啤酒?精酿啤酒学堂特意为学员们构建了一个10L的精酿啤酒DIY平台,并采用新的麦汁粉快速酿造技术,每个学员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心愿,独立设计各自酿造的啤酒类型、配方和发酵参数。
千岛湖精酿啤酒学堂采用PK的方式,待2周之后,学员们酿造的啤酒,要经过千啤专业的品评小组品评,并选出一二三等奖。既体验了兴趣爱好,又能提升实际的酿造技能。
在完成了理论培训和实操训练后,本期培训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——专家技术论坛。我们邀请了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郑飞云教授。
郑教授在精酿啤酒领域颇有造诣。他是中国酒业协会啤酒技术研究院技术专家委员,主要研究方向为酿酒技术及酿酒微生物、酿酒工程与装备。主持国家863项目一项、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十项,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科技论文十余篇。
郑教授的到来为学员们带来了超乎预期的、新的精酿啤酒酿造技术,并向大家展示了多项研究成果和深度洞察分析得出的行业趋势。学员们从中学到了精酿啤酒酿造的关键所在——如何结合实际,实现产品产出,以及如何酿造优质精酿啤酒。
随后刘院长与大家分享了《啤酒承载的功能与文化》讲座,学员们结合之前的啤酒博物院的参观,真正感受到了啤酒之美,啤酒的文化瞬间“活”了起来。
随着专家技术论坛的结束,精酿啤酒学堂第六期也来到了结业典礼,同学们畅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,并期待长期与千岛湖精酿啤酒学堂保持联系。
刘院长也代表公司,感谢各位学员的积极参与,千岛湖精酿啤酒学堂愿意与大家一起,构筑未来的精酿啤酒圈,为中国的精酿啤酒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
千岛湖精酿啤酒学堂,专为精酿爱好者而设。下期,我们再见!